3D印表機並非萬能的「魔盒」

http://big5.nikkeibp.com.cn/news/mech/64876-20130225.html

日經技術在線!

機械/製造業資訊化

3D印表機並非萬能的「魔盒」

2013/02/26 00:00

【日經BP社報導】

因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寫的《創客:新工業革命》一書,3D(3D)印表機被大眾所接受。

使用3D印表機,可以將個人創意輕鬆變成形狀,人人都有機會成為製造商。

另一方面,3D印表機將給日本製造業帶來什麼樣的衝擊?本站就此採訪了被稱為3D顧問的日本K’S DESIGN LAB公司社長原雄司。(採訪人:木村 知史,《日經商務週刊》)
——《創客:新工業革命》這本書在日本也很暢銷。

這本書中極力推薦的3D印表機的知名度也大幅提高。

貴公司銷售包括3D印表機在內的數位工具,這本書對產品銷售有影響嗎?

原雄司
日本K’S DESIGN LAB社長,3D顧問。曾供職于大型通信設備企業的試製部門。後來成為格鬥家,並跳槽到3D-CAD/CAM企業,曾任開發負責人、子公司社長及IR負責人等。研究了切削RP(快速成型)及「Digital Shibo D3 Texture」等。現在打出「模擬與數位融合,改變世界!」的口號,從產品製造、設計、藝術、醫療到娛樂,推進3D數字在各領域的應用。(攝影:的野弘路)

原雄司:

托這本書的福,我們公司各種數位工具的訂單都有所增加,賣得很好,還多次被媒體採訪。不過,遺憾的是這本書在3D印表機給日本產業帶來的效應方面說得有失偏頗。偏激一點來說,書中有些論調可能會使包括模具產業在內的日本製造業陷入困境,比如:書中說只要使用3D印表機,任何人都可以製造喜歡的東西;只要從網上向EMS等少量代工企業訂購模型數據便可在全球銷售等。 

當然,可能部分產品會是如此。有的產品只有使用3D印表機才能做出那種形狀,另外,只有愛好者才使用的產品或許可以由個人製造出來銷售。 

這就會顛覆日本的製造業嗎?這是不可能的。也許有人認為3D印表機跟「魔盒」一樣,什麼都可以實現,但實際並非如此。3D數據是3D列印的前提,可用的材料也有限。另外,雖說可以製造複雜的形狀,但如果沒有製造經驗,很可能做出的只是半成品。

——書中說任何人都能成為創客(Makers),這是不可能的吧?
原雄司:當然。克里斯·安德森說的是最終能將個人創意做成產品銷售的創客會越來越多。實際上,我的朋友中也有受此書影響而辭職去創業的。因為他們一直夢想做創客。這不是壞事。 

在日本,3D印表機也會催生這種創業者,但我更希望大家把3D印表機用作產品製造中的交流工具。有了新創意後,用3D印表機製作出實機模型。將3D印表機作為聽取各方意見的交流工具使用。 

這種使用方法以前就被作為3D印表機的使用方法提出來了。以前,製造商在開發新產品時都是面對著2D圖討論。隨著3D-CAD及3D印表機出現,現在能夠面對實機模型來討論,也就是「預覽會議」。有時要多次製作實機模型,盡可能找出產品開發時會出現的問題,以縮短開發週期。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3D印表機在日本的大型製造企業中已經普及。 

隨著3D印表機的價格越來越低,購買3D印表機越來越容易,還出現了使用3D印表機的輸出服務中心,製作實機模型越來越容易。總之,現在具備了在中小企業和個人中普及用3D印表機製作的實機模型的環境。雖然是極端情況,不過確實出現了平民發明家。他們擁有很好的創意,有時單用簡圖或2D圖表現,看不到具體實物,很難理解。有了實機模型就不一樣了。業內專業人士就很容易對其提建議,比如,這是不是好的創意,有沒有可能實現,需要在哪些方面改進等。

——也就是說實機模型能準確表現創意的意圖。不過,3D印表機是有效的交流工具這一點並非僅適用於日本。
原雄司:當然,實機模型比2D圖等作為交流工具更加有效,這一點在全世界都是一樣的。不過,在利用這一交流工具的大環境方面,日本和其他國家完全不同。日本有兩大優勢,一是從事產品製造的專業人士多,二是日本國土狹小。

讀《創客》後的不同看法

       眾所週知,日本是製造大國。從事產品製造的專業人士非常多。只要有實機模型,確認是有潛力的產品,就能很專業地提出很多改善方案。比如,這個部件是用切削部件製造、還是用金屬板更好,最好重新考慮一下模具構造改變這個形狀等等。他們原來是根據2D圖來討論。有了實機模型之後,討論就能更詳細了。
      

另外,日本國土狹小,只要願意就可以當面討論。住在市中心,可能要花1個小時或2個小時,但在可以坐電車去的距離內有很多領域的製造專家。一定要充分利用這種優勢。
      

當然,如果共用3D數據,即使離得遠一點,也可以進行討論,最終做成產品。但是,能否做成真正好的產品另當別論。我也曾經跟距離很遠的客戶共用3D數據、參考相同的數據進行過討論。但仍不能完全共用問題。所以我想,坐電車能到的地方,還是不要吝惜路上的時間,當面討論為上。應該看著實機模型,詳細地討論。
      

克里斯·安德森的《創客》的基本思想我當然贊成,在讀這本書的時候,給我的觸動很大。我認為,要想發揮中小企業的機動力,這本書真有很多值得參考的地方。但重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又有些不同的看法。用3D印表機真能做成好產品嗎?要想做出好產品,業內專業人士還是需要當面討論。而3D印表機不能製造出這種濃厚的討論氛圍。
——3D印表機能融合日本優秀中小企業之間或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的製造力。

原雄司:

你知道「Meticulous」這個詞嗎?這好像是歐美人諷刺日本人時常用的一個詞。意思是小心翼翼的人,過於神經質,吹毛求疵。實際上,最近我非常喜歡這個詞。曾有人這樣說:
      

日本的產品製造非常細緻。正因為細緻,才做出了完成度很高的產品。正因為Meticulous才做出了好產品。從產品開發初期這一創意階段就能表現出這種細緻的是3D印表機。日本人之間能用日語交流,因此能夠毫無障礙地提高產品完成度。

打造可隨意參觀的展廳

——貴公司從2006年開始銷售以各種3D印表機等各類數位工具,去年還新開設了展廳。聽說該展廳有各種新嘗試……

原雄司:

去年10月開設的「3D STUDIO CUBE」是銷售3D印表機的iGUAZU公司的展廳,我們共用了部分空間。並且,該展廳還與店內配備有雷射切割機的特色咖啡店「FabCafe」<注 1>有著合作。在達成這種形態之前,我們曾討論過各種方案,我們公司曾有人想把這種數位工具展廳做成汽車展廳那樣的能隨意參觀的展廳。

 
<注1>FabCafe是位於澀谷道玄坂的咖啡店,由Loftwork公司(總部:澀谷區)經營,2012年3月開業。乍看上去跟普通咖啡店沒有區別,店中央設置了一台雷射切割機。可以使用雷射切割機在「Mac book」等上加工原創設計或是在組內研討會上使用。使用雷射切割機製造的原創

「iPhone」套也很受歡迎。K’S DESIGN LAB的總部和3D STUDIO CUBE位於二樓,一樓是FabCafe。
      

我以前曾在知名製造商的試製部門工作過。後來,還進過日本的大型CAD/CAM企業。既做過數位工具的採購方,也做過銷售方。我當時就在想,沒有能更隨便地參觀數位工具的地方嗎?

設在3D STUDIO CUBE的3D印表機「ProJet HD 3500Plus」(美國3D Systems)。

凝固光硬化性樹脂製成。是目前精度最高的3D印表機。(點擊放大)

       大型數位工具廠商也有很多配備豪華展廳的地方。不過,所謂展廳大都是商談業務的地方。當然,使用需要提前預約,銷售產品的供應商是重要客戶,因此要好好準備,做好講解,還要陪同。而買方大部分要花工作時間去展廳,因此必須向領導報告。另外,諮詢了多家供應商後,要向領導報告結果,供應商還會再三催問是否購買。
       我想,如果我負責採購數位工具,只要有不用向領導彙報、可以更隨便地參觀數位工具的場所,我絕對會去。因此,我們就把3D STUDIO CUBE做成了可隨便靠近參觀的展廳。

——與其他展廳的具體區別在哪?

原雄司:

基本上,工作日的白天面向企業開放,可以隨便進去參觀。不過,與一般客戶混雜在一起的情況也很多。感覺像汽車展廳。當然,也有個別包場的時候,當天也沒關係,不過最好提前預約。今後將明確區分企業開放日和個人開放日,以方便客戶參觀。
      

另外,在工作日晚上和週末,我們會跟一樓的FabCafe合作,舉辦各種討論會等活動,屆時也可以出入展廳。討論會內容多樣,既有製作3D 數據的討論會,還有製作3D飾品的討論會。前幾天,我們面向女性舉辦了製作刻畫有自己臉型巧克力作為情人節禮物的活動,非常熱鬧,還有很多海外媒體來報導。
      

通過舉辦這種活動,經常來展廳的顧客越來越多,由這些顧客推薦,偶爾來展廳的顧客也越來越多。有的週末討論會,顧客全家都來參加。妻子和孩子在討論會上玩,丈夫邊商談邊討論數位工具。增加這種機會確實也帶來了利潤。雖然不能大肆宣揚,但該展廳開設以後,訂單確實有所增加。

開設該展廳的原因是FabCafe非常成功。坦誠地說,我沒想到FabCafe會這麼受歡迎。自開業以來,生意一直非常興隆。一方面是因為咖啡店經營得非常用心,另一方面,在獲得用戶許可後公開用戶的作品,以此來讓用戶推薦用戶的做法也非常好。其中有很多成功因素,比如有很多學生想使用雷射切割機,FabCafe就按時間向這些學生出租雷射切割機等,結果由FabCafe引領,從澀谷掀起了一股潮流。這股潮流與3D製造結合,會非常有意思。於是,我們邀請合夥企業iGUAZU在這裡開始了3D STUDIO CUBE。

——通過這些活動,3D印表機不僅在大型製造企業,還能在中小企業及個人中逐漸普及開來。

原雄司:

讓更多的人了解3D印表機的好處至關重要。其中,我們希望現有廠商在最終產品中嘗試用3D印表機製造一個部件。日本還沒有廠商在部分量產產品中採用用3D印表機製造的部件。

耗材由用戶製造

用3D印表機製造部件的好處是不需要製造該部件所需要的模具,這對進化顯著的產品和小批量量產產品尤其有益。這些產品要提高性能,需要頻繁改變設計,因此在做好模具後,每次改變設計都必須修改模具。這會造成成本浪費。
      

另外,需要頻繁更換的部件使用3D印表機製造也很有利。部件的3D數據通過我們公司的Web網站等向用戶提供。這樣,更換消耗部件時,用戶自己利用3D印表機就可以製造。廠商既沒有必要保留模具,也沒有必要保持部件庫存。
      

實際上,歐洲已有在最終產品中使用用3D印表機製造的部件的實例。製造電子合成樂器的瑞典TEENAGE ENGINEERING公司在各種開關的旋鈕方面採用了用3D印表機製造的部件。旋鈕是消耗品,需要頻繁更換。另外,稍微改變顏色和形狀,還會變成個性部件。當然,廠方也向用戶提供更換部件,不過用戶還可以自己下載數據製造部件。只要附近有3D印表機,用戶就無需等待郵寄,雙方都省事。希望日本的製造商也能採用這種方式。

——用戶可自由製造修補部件的話,會不會引發事故?

為求保險,廠商可能會很擔心。

原雄司:

這是日本人才會有的想法。尤其是日本大廠商只會躲避風險。我曾與多個日本廠商打過交道,他們擺出了這樣或那樣的理由,雖然嘴上說想做,但最終並沒有付諸實踐。這樣就很難實現革新了。 

如果從最終產品使用3D印表機成型品的例子來看,比如前面提到的合成器調音臺,即使用3D印表機來做的話,估計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當然,這時需要向用戶指定推薦材料。逐步累積這種實例,3D印表機肯定會向其他部件擴展的。 

在此我想發一點牢騷,如今的日本廠商不管創意多麼有趣,只要問到「該創意有沒有應用業績」時回答說「沒有」的話,就會立即停止商談。而海外則不同,尤其是南韓廠商,大多會說「如果沒有應用實績的話,那就是全球首創,我們一定要做」。因此,希望日本廠商今後能夠重新拾起革新的勇氣。 

用3D印表機製造部件有各種好處,比如容易根據個人的特性來訂製等。目前我們正在向多家廠商提案,為了在今年年內能夠有實例來介紹,今後我們還將向廠商展開宣傳。

——要進一步推進3D印表機的普及,您認為重要的是什麼?
        要想普及3D印表機,尤為重要的是完善3D數據。這樣說也許從事製造業開發的人會一下子反應不過來。因為現在已經在用3D數據構築開發程式了。但目前的實際情況是,在那些想要使用3D印表機的人中,有很多人還不理解3D數據的重要性。雖然我在前面說,可以把3D印表機說成魔盒,但沒有3D數據的話就做不出模型來。
雖然是有3D數據的3D印表機,但……
     

我遇到了這樣一件事。

前些天我在某工廠獲得了介紹3D印表機的機會。在召集到很多人,並介紹了3D印表機之後我問道,「咱們這裡面有人用過3D-CAD嗎」,舉手的人只有兩個。

大型3D掃描器「bodySCAN 3D」。曾掃描過著名演員和模特兒的全身。(點擊放大)

      

在製作3D數據的方法中,有利用3D掃描器掃描實物,將形狀製成數據輸入的方法。這種方法很容易理解。而且工作室裏也有能夠對人的全身進行掃描的掃描器,但要說專業點兒的話,用3D掃描器輸入的數據肯定不是很漂亮,需要修補,而且只有3D掃描器的數據,只能以現有的形式來製作。要想普及3D 印表機,就必須要充分考慮3D數據。
      

從這一意義來說,也許今後還有可能會出現能夠更容易地製作3D數據的工具。而且,提供製作、編輯3D數據服務的企業也可能會越來越多。
      

因為我覺得,與3D數據相關的業務今後將進一步擴大。3D投影也屬於3D數據業務,而且遊戲也將慢慢向3D化發展。與之相比,3D數據的流通就顯得不太廣泛了。只要稍做調查就會發現,現在幾乎沒有與人體相關的3D模型。雖然前面說得有些離題,但可以說,3D數據對於今後的業務來說是一座寶藏。

希望有經驗的人一起來培育3D印表機行業
——非常感謝您今天談了這麼長時間,給予了我們很多非常寶貴的見解。

原雄司:

最後我還想再說一點。
——好,是什麼呢?

原雄司:

3D印表機普及受阻是有原因的,雖然這些原因說起來有點兒難。這就是先開始使用3D印表機的那部分老用戶。
——他們在這方面有豐富的經驗,為什麼還會成為阻礙呢?

原雄司:

現在人們可通過SNS等自由交流意見。在這些平台,普遍存在以大欺小或者以居高臨下的態度發言的人。我想我自已也應該對此加以注意。 

具體來說,比如某人諮詢「想要用3D印表機製作這種東西」時,老手會不在乎地回復說「可笑」或「多學一下再來問」。這樣一來,那些好不容易想要在今後用3D印表機來努力的人就會喪失勇氣。
     

老用戶覺得3D印表機沒什麼趣味也是可以理解的。

要說3D印表機,其歷史也不短了,從90年代起就已經有產品在銷售,而且部分研究人員也在積極討論如何將其有效用作製造業的工藝改革工具。

當然,當時的3D印表機在性能上並不像現在這麼好,而且製作3D數據也很費勁,在實際製作模型時,即便只有手掌大小的模型,也要花費幾十個小時。

應該說,這些老用戶從那時起就一直在辛苦地使用著3D印表機。

這一情況在近一兩年突然發生改變,3D印表機引起了極大關注。

而且,與以前相比能夠更容易地以低成本實現大體的造型。在這種情況下,以前與3D印表機毫無關係的人也開始活躍起來。「你知道以前我們是多麼辛苦嗎」,老手有這種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3D印表機還處於黎明期。

前面已經說過,從現在開始要能培育出市場的話,也存在催生各種業務的可能性。對於長期使用3D印表機的人來說,也是一個機會。我想,今後需要讓這些專業人員對新手進行淺顯易懂的指導。希望這些老手一定要好好教初學者。

■相關報導

矢野經濟研究所:日本3D印表機市場規模2015年度將擴大到77億日元
Mcor展出可層疊普通紙張的全彩3D印表機
【2030年的製造業】(一)人人都能成為製造商

■日文原文
3Dプリンタは何でもできる「魔法の箱」じゃない http://techon.nikkeibp.co.jp/article/COLUMN/20130220/266867/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