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與戴爾的天作之合

http://chinese.wsj.com/big5/index.asp

微軟與戴爾的天作之合

2013年 02月 06日 14:36

微軟(Microsoft MSFT -0.56% )的隨機應變能力還是不錯的。

投資20億美元資助戴爾(Dell DELL +0.75% )實現私有化﹐

這是微軟支持個人電腦(PC)生態環境的另一種方式。

不過﹐用不了多久這位軟件巨頭可能還不得不放棄自己的一些利潤。

多年來﹐

微軟(伙同英特爾(Intel INTC -0.89% ))通過PC中加裝的軟件(和芯片)獲得了巨額利潤。

同時﹐製造業伙伴也樂於接受它們吃剩的殘羹冷炙──幾個百分點的營業利潤﹐

以多銷來彌補薄利。

Reuters

2011年,印度一家戴爾工廠生產線傳送帶上打包裝箱的電腦。

後來﹐蘋果(Apple AAPL -0.11% )掀起了移動設備革命。

隨後﹐谷歌(Google GOOG +0.58% )攜安卓(Android)移動操作系統加入了這場盛宴﹐

而PC生態系統卻對此毫無防備。看到製造伙伴如今不善於提供一流硬件﹐

微軟2012年推出了自己的平板電腦Surface﹐決定借此與那些伙伴展開直接競爭。

借錢幫助邁克爾•戴爾(Michael Dell)將其公司私有化使得微軟扮演的角色變得越來越複雜。

戴爾先生與私募股權公司銀湖(Silver Lake Partners)週二提出﹐

以244億美元收購戴爾公司。

儘管參與了這筆交易﹐但微軟不會獲得董事會席位或運營控制權。

微軟得到的﹐似乎是戴爾的眨眼示意﹐即後者不會開始開發搭載安卓系統的設備。

與聯想(Lenovo HK:992 +3.32% )不同﹐戴爾仍將忠於微軟。

聯想已做好兩手準備﹐在中國建立了一塊生機勃勃的安卓移動設備業務。

不過這樣做帶來的危險是﹐通過限制戴爾的技術選擇﹐

微軟對戴爾私有化的參與最終會破壞戴爾的長期前景。

實際上﹐戴爾先生可能會用這筆錢向聯想發起反擊戰。

由於在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佔據主導地位﹐

聯想已經取代戴爾成為全球第二大PC生產商﹐

市場份額僅次於惠普(Hewlett-Packard HPQ +0.48% )。

外界普遍認為﹐戴爾先生需要將自己的公司私有化﹐

這樣才可能在沒有太多關注的情況下﹐

完成從低利潤率PC生產商到高利潤率軟件和服務提供商這一極其緩慢的蛻變。

不過﹐另外一種可能的戰略是戴爾在PC領域加倍下注﹐

重磅出擊那些增長潛力更為直接的新興市場。

很自然地﹐微軟會用“被動”一詞來描述自己對戴爾的債權投資。

它不希望合作伙伴看清此舉的真正動機:

讚助競爭對手。

其實﹐對戴爾的這個投資就像是微軟發佈Surface﹐

甚至有點像它對諾基亞(Nokia)的資助﹐所有這些舉措都是微軟對硬件的投資。

雖然從戰術上看﹐微軟這麼做可能有一定道理﹐

而且所涉金額對微軟來說並不算大﹐但這卻是在將資金投入到低回報率業務。

聯想說﹐希望在市場上擊敗對手。

但如果那些對手有了微軟的財力支持﹐聯想如何能實現這一目標?

明智的是﹐聯想目前正在出售主要搭載安卓的移動設備﹐

PC生產商宏碁(Acer)眼下也在力推搭載Chrome的新款低端筆記本。

安卓和Chrome都是谷歌推出的免費操作系統。

微軟的軟件產品在價格上仍相對較貴。

它對硬件的所有投資以及對合作伙伴的支持最終都是為了幫助維持一個生態系統﹐

而微軟在該系統里遲早會分得更多的戰利品。

ROLFE WINKLER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