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岩氣革命的「死角」

http://big5.nikkeibp.com.cn/eco/news/catcorporatesj/4263-20130305.html?ref=ML

日經能源環境網

產業動向[日本]2013/03/12

 

頁岩氣革命的「死角」

【日經BP社報導】

在近來的報導中,「頁岩氣」一詞常常映入眼簾。

由於已能夠以低成本開採非常規天然氣,北美近3年來迅速對之進行了開發。

結果使得北美天然氣價格暴跌,天然氣搖身一變成為最有發展前景的化石燃料。

  那麼,頁岩氣究竟是什麼?

從開採方法來說,就是裂解地下深處的頁巖層,提取其內部附著的天然氣成分。

頁岩氣的存在很久之前就已經得到確認,最近美國確立了低成本開發技術,

開發熱潮迅速在北美擴展開來。

據稱全球的頁岩氣可回收量為208兆立方米,如果單純換算成液化天然氣(LNG),

則為 1664億噸,相當於日本2000年的進口量。

這一天文數字的蘊藏量主要分佈于南北美、中國及東歐等地。

  從很多氣田中也同樣能夠開採原油(頁巖油)。

由於能夠以低成本開發如此龐大的資源,所以國際能源署(IEA)等預測,

美國將在 2025~2030年左右,成為全球最大的能源產出國。

最大的經濟國成為最大的能源產出國,其影響堪稱是一場「革命」。

現在,作為「震源地」的美國正在因這場革命而歡騰。

高薪酬從華爾街轉向頁岩氣開發


「5根手指」,

在美國從事頁岩氣開發的某日本知名貿易公司的高管如此表示美國礦山技術人員及地質學家目前的薪資水準。

也就是說,年收入為50萬美元。這是該行業以往無法想像的水準,據稱「相當於2008年之前的華爾街金融工程學專家的薪資水準」。 

正如上述事例所體現的,美國各地紛紛開始開發頁岩氣,美國的天然氣價格指標在2008年左右為100萬BTU(英國熱量單位)6~8美元,但2012年曾一度低於2美元,現在也處於3美元多的低水準。由於天然氣在燃燒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遠遠低於原油和煤炭,因此,美國火力發電的燃料也在迅速向天然氣轉換。

  這種趨勢對於使用天然氣的製造業也產生了巨大影響。在煉鋼過程中使用燃氣的鋼鐵企業、使用頁岩氣副產物製造乙烯的化學企業受益極大。據稱源自頁岩氣的乙烯與在日本製造的源自石腦油的乙烯相比,原料的成本競爭力為3~4倍。對於力爭恢復製造業的地位及振興出口的歐巴馬政權來說,頁岩氣革命已經成為有力王牌。 

  繼美國之後,對這場革命寄予厚望的應該要算是日本。

日本在今年1月份出現了超過1.6兆日元的貿易赤字,創下單月曆史記錄,

其主要原因無疑是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增加。

東日本大地震和核電站事故的影響還未消除,天然氣火力發電劇增。

同時燃氣價格居高不下也給日本的貿易收支帶來沉重壓力。

正因為如此,在太平洋對岸興起的能源革命對日本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但是,日本對於頁岩氣的討論是否過於熱烈?這點令人擔憂。

這是因為,「將有便宜的天然氣進口到日本」這種論調搶先佔據了有利形勢,

而本來不應忽視的令人擔憂的因素被掩蓋了起來。 

其中一點便是本網站在《美國頁岩氣真的便宜嗎?》一文中也提到過的價格問題。

美國的亨利港(Henry Hub)價格體系與亞洲和歐洲的指標價格相比,變動性很高,

這一點也令人擔憂。

在美國,發電站及製造業領域的內需今後將全面擴大,如果開始出口液化天然氣,

天然氣供求會迅速吃緊。

也就是說,價格飛漲的可能性較高。

並且,向日本出口並不能直接通過管線輸送天然氣,需利用設備將其液化,然後經長距離海上運輸運至日本,這部分物流成本會使燃氣價格追加8~10美元左右。

現在的亨利港價格處於歷史極低水準。

出口日本的計劃最早可能在今年春季獲得政府批准,但實際開始出口會在2017年以後。

屆時能否廉價收購美國出產的頁岩氣,目前尚且不能保證。

日本製造業的強勁對手復甦
而且,日本也過於相信美國沒有政治風險。

的確,美國政府對頁岩氣出口表現出積極態度,

但批准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議會的意向。

與日本一樣,在美國的參眾兩院中,執政黨與在野黨在處於「扭曲」狀態,

而且深受頁岩氣革命打擊的煤炭產業在院外活動中一直開展負面宣傳。

對日本產業界造成的打擊也不可忽視。

美國製造業通過低成本原料及燃料實現復甦,這對於日本產業界來說,

意味著強勁的對手重新回歸。

國內生產基地的生死存亡原本就日趨嚴峻的通用化學品等領域將受到負面打擊,

這點日本也應該考慮到。

在過於狂熱的日本頁岩氣熱潮的背後,能源業界出現了各種猜測和想法。

「大力提倡進口頁岩氣的經濟產業省不是正在以此為契機,

列出大額預算以擴大『勢力範圍』嗎?」

「明知道價格不穩定,但仍打算進口頁岩氣的電力公司會不會將頁岩氣採購作為電力漲價藉口……」

本身失去採購能力的日本

先不管這些討論的真偽,日本應該冷靜地重新思考進口頁岩氣的本來意義。

這就是日本的能源採購戰略改革。

一位能源業內人士對此進行了如下說明。

「日本雖為能源進口大國,但卻沒有購買力。

電力企業等在採購時會各自提出穩定性、經濟合理性及靈活性等要求,

迄今未能進行共同採購。

並且原油及燃氣的採購地多為中東、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簽署的也小量合約。

這樣就被賣家抓住了弱點。」

頁岩氣採購或將成為打破這一嚴重局面的里程碑。

通過從北美進口燃氣,可分散採購地區。

而且,如果以亞洲價格和亨利港價格兩個體系採購燃氣,實現二者平衡,

簽訂新合約時被提價的風險會減小。

除了美國的頁岩氣外,還需進一步擴大採購源。

如果電力企業和燃氣企業等通過溝通得以擴大採購量,

日本則具有轉變為強有力進口國的潛力。

最應該避免的局面,便是像當前這樣,只有日本採用價格昂貴的燃料。

日本近海蘊藏著「甲烷水合物」等非常規資源,但要想實現商用化還需要一段時間。

在此之前日本仍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

在頁岩氣革命風行的背景下,保持冷靜的日本必須抓緊時間進行採購改革。

(《日經商務週刊》記者:北爪匡)【日經能源環境網】

■相關報導
美國「頁巖革命」或改變全球能源安全格局
美國能源商務熱潮即將終結?
【LNG採購戰略】(下)積極參與上游業務是確保市場優勢地位、實現靈活採購的關鍵

■關鍵詞
能源/資源/新材料
■日文原文
シェールガス革命の死角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